科研动态

  • Cell Press|冀豪栋课题组受邀在Cell旗下Trends in Chemistry发表环境量子化学助力磷循环研究综述
    近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冀豪栋助理教授课题组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李兵副教授课题组合作,受邀在Cell旗下国际综合性权威期刊《Trends in Chemistry》发表了一篇题为“Environmental Quantum Chemistry for the Phosphorus Cycle”的重要综述论文。该研究聚焦环境量子化学(EQC)在促进自然磷循环中的关键作用,为解决全球磷资源短缺与环境富营养化问题提供了全新视角。磷,作为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正...
    2025-01-23
  • 生态环境与资源效率研究实验室冀豪栋课题组在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方面取得新进展
    能源危机已经成为21世纪科学家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近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冀豪栋助理教授课题组与天津大学于涛教授课题组合作,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化学学术期刊《SCIENCE CHINA Chemistry》发表了题为“InNi alloy-induced interface effect promoting the parallel electron transfer: improved photothermal catalytic CO2 hydrogenation”的论文。 通过构造半导体异...
    2025-01-22
  • 生态环境与资源效率实验室: 揭示环境中DPANN古菌病毒和宿主互作机制
    DPANN古菌是一群基因组和细胞极小的多样化共生古菌,能够存活于多种极端环境。然而,作为病毒圈中的暗物质,感染DPANN古菌的病毒在分类、系统发育、功能库和感染机制等方面尚未得到详细的研究,这阻碍了深入认识病毒在古菌共生关系中的作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课题组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表论文,系统分析了全球病毒组数据库中不断扩张的DPANN病毒圈,揭示了未被探明的D...
    2024-10-23
  • 我院“生态环境与资源效率研究实验室”冀豪栋课题组在环境量子化学应用领域取得系列研究进展
    2022年11月-12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生态环境与资源效率研究实验室” 冀豪栋研究员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Shaowei Chen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王强教授以及暨南大学朱明山教授合作在环境量子化学应用领域取得系列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环境工程和催化领域旗舰期刊Small (IF=15.153)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IF=24.319) 、ACS ES&T Engineering上,冀豪栋课题组负责相关工作中的量子化学计算以及深入机...
    2022-12-18
  • 我院“生态环境与资源效率研究实验室”新成果:中国地下水碘元素空间分异及其健康响应
    碘元素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微量元素,碘摄入量不足或过量都可能引起不同类型甲状腺类疾病发生。地下水作为许多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来源,其中的碘元素含量及其形态与当地公共健康关系密切。中国是全球外环境碘缺乏(水碘中位数<10μg/L)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碘缺乏病曾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食盐加碘政策的推广,居民碘缺乏(尿碘中位数<100μg/L)的情况得到了较大改善,而由水源性高碘(水碘中位数...
    2022-12-08
首页上页1下页尾页

版权所有@ 生态环境与资源效率研究实验室 粤ICP备12081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