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ANN古菌是一群基因组和细胞极小的多样化共生古菌,能够存活于多种极端环境。然而,作为病毒圈中的暗物质,感染DPANN古菌的病毒在分类、系统发育、功能库和感染机制等方面尚未得到详细的研究,这阻碍了深入认识病毒在古菌共生关系中的作用。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课题组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表论文,系统分析了全球病毒组数据库中不断扩张的DPANN病毒圈,揭示了未被探明的DPANN病毒组多样性,指出DPANN病毒等可移动遗传元件主要来自深层地下水、海底热液喷口等地球深部环境。该研究提出了感染4个DPANN古菌门的7大病毒新类群,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命名(祝融、共工、后羿、女娲、后土、麒麟、谛听)。麒麟病毒和谛听病毒分别与纺锤形病毒和无尾二十面体病毒有关,其余病毒类群与尾状病毒有关。

图1 DPANN病毒新类群的复制和宿主互作机制

研究发现,DPANN病毒在系统发育和同源蛋白组成方面与已知的古菌病毒相差极大,具有独特的病毒功能库。其中,祝融病毒、共工病毒和后土病毒携带多种参与病毒半自主复制的关键基因,而女娲病毒和后羿病毒进化出多种逃避宿主防御的机制。特别是在后羿病毒中发现了第一个病毒编码的Cas12f1蛋白和一个mini-CRISPR,这可能参与宿主代谢干扰或宿主资源竞争。这些DPANN病毒在多个样本中的丰度是其宿主的10余倍,表明它们在控制宿主种群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课题组识别了DPANN病毒在古菌病毒圈中的分类地位,阐明了DPANN病毒的感染复制和宿主互作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病毒-共生体-宿主三方关系提供了重要引导。

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No. 423B2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No. U2240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No. 92047303)等的资助。研究成果以“Meta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viruses and mobile genetic el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PANN archaeal superphylum”为题,于2024年10月24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Microbiology。北京大学倪晋仁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博士生吴宗治为第一作者。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4-024-01839-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