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至11日,由中交一公局集团战略发展部主办,北京大学环能学院携手南燕生态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承办的“对标研析,交流互鉴”对标交流会在广东深圳南山区圆满落幕。中国稀土集团、深圳清研紫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到访参会。

10日上午,中交集团新产业发展事业部执行总经理,中国城乡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姚浩波,中交一公局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宋猛,中交一公局集团董事会秘书、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吴传贤等领导一行抵达。中国稀土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宁斌,深圳清研紫光检测王浩院士团队成员郑列列等受邀前来参会。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院长秦华鹏、副院长许楠以及实验室相关负责人陪同考察。


本次会议分实验室区域参观和对标交流会议两部分展开。参观过程中,实验室各平台技术负责人详细讲解了现有平台技术,让参会人员对实验室的技术实力有了直观了解。参观结束后的交流会议在北京大学会议室准时举行。
会议伊始,实验室主任助理冀豪栋做整体介绍,为后续交流奠定基础。受邀各方依次发表技术观点,交流宝贵意见,分享真知灼见。最后由姚浩波总经理作会后强调总结。

姚浩波总经理在会上指出,实验室研究应划分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两个方向。在基础性研究方面,要对标同类型实验室,重点审查数据库、样品库等基础数据,确保数据独特且能有效支撑国家科研,避免重复建设,实现科研资源价值最大化。对于应用性研究,紧跟前沿科技是关键,要加强与高校及其他实验室的合作,充分利用平台优势,必要时通过购买前沿专利及产品,推动技术转化落地,保持实验室在科技领域的前沿地位。
谈及成果转化方面,要求实验室全力整合集团力量,为实验室产品对接应用场景,确保产品顺利落地。尤其提及当前市场污水处理板块,规模大但成本较高,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优化将是实验室未来关注重点;同时,面对城市雨污水处理趋近饱和的情况,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红菌技术也需探索更多转化场景,拓展应用空间。
当日下午及次日,先后走访深圳优必选科技、中国稀土集团及深圳清研紫光检测,围绕智能环保装备研发、稀土材料改性应用、水污染治理技术升级等方向进行专题交流,进一步推动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
此次对标交流会的顺利进行为实验室未来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参会各方达成多项共识,未来将在科研资源共享、技术联合攻关、成果转化落地等方面深入合作,共同为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以现场的形式召开,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中国城乡下属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稀土集团、深圳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清研紫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交投资华南分公司投资拓展部、中交一公局集团战略发展部、新产业营销部、科学技术质量部、第九工程有限公司、南燕生态环境研究实验室(深圳)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