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万物生长的初夏,此刻的深圳湾红树林鸥飞鹭振。而在大沙河畔的南燕,正有一场“海岸带遥感与红树林保护”主题的南燕科研论坛研讨新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河口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并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为了对海岸带环境资源更高效地开展连续监测和定量评估,给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来自环境视角的参考,在海岸带环境遥感领域结合光学遥感影像并融合SAR雷达影像开展监测工作,既具有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价值,更为认知和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环境的过去、当下与未来提供重要参考。深圳湾红树林湿地位于高速发展的城市中心,这一区位的湿地生态系统如何响应人为干扰,进而引发什么变化,已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生态问题,也正是5月8日南燕科研论坛的关注点。

开展本次讲座的嘉宾有香港大学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港澳)获得者张鸿生,就职于深圳博物馆的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博士后刘茗枫。出席的教师有环境与能源学院院长秦华鹏,教授、博士生导师邱国玉,研究员李瑞利,副研究员柴民伟、沈小雪。两位来自港大的同学和各年级的环能同学们也参与到讲座中。秦华鹏院长首先介绍了张鸿生教授和刘茗枫博士的基本情况,并代表学院欢迎来自港大、深圳博物馆的学者和同学前来交流研讨。

刘茗枫博士首先结合近一个世纪以来整理多种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开展生态监测,评估深圳湾红树林湿地在过去一百年里因为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并使用驱动因子定量来开展精细化评价。最终将深圳湾地区的红树林湿地分带性特征、周边土地利用类型、本地和外来红树林物种变化趋势这些结论应用到沿海特大城市的环境可持续性这一视域中。

刘茗枫博士作报告

张鸿生教授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引入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主题,介绍了雷达遥感具有全天候多环境搜集数据和开展解析的功能,从而起到增强海岸带环境解析的效果。长期监测工作中,在保护区尺度可以从红树林的面积、树种、冠层结构、光合作用、生物量、碳储量等结构分析红树林功能多样性;在更长的时间尺度可以预测海平面上升趋势及影响,而在更大的空间尺度则可以评估中国和全球城市化对红树林的影响。

张鸿生教授作报告

随后,邱国玉教授向讲座嘉宾赠书团队代表作之一《城市生态水文学》。李瑞利研究员带领师生参观了位于E栋外侧的红树林试验场,介绍了模拟潮间带的实验装置设计和不同阶段红树林幼苗的培育情况。师生们认真聆听、积极交流,在绿荫之间合影留念,定格本次南燕科研论坛。

邱国玉教授赠书《城市生态水文学》

红树林试验场参观合影

北京大学作为建立和发展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的中坚力量之一,以1993年启动的“深港治理深圳河工程环境评估研究”课题作为良好开端,已积累50余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发历程。近年来更加发展迅速,在2022年牵头了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推广奖。北大团队立足深圳,更在分布于六省的原位观测平台扎实成果积累上,自研的飞行智能红树林碳监测机器人把脉大湾区红树林生态健康心率,打造红树林智能评估与碳监测体系,进一步形成智慧监测-评估-近自然生态修复的全链条精准修复关键技术,为国家红树林专项行动计划提供技术支持。展望未来,北大智慧正在助力《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和红树林一带一路经济共同体的稳步推进,体现了北大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北大环境学科“守正 创新”的初心。

202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指出,“中国将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保护4条途径中国的候鸟迁飞通道,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支持举办全球滨海论坛会议”。红树林开放的生态系统,与深圳开放的城市文化共生共融、蓬勃生长。本次南燕科研论坛,也是在学术和教学实践中,以研讨和交流书写深港合作、校地合作的红树林故事,为海岸带遥感技术与环境实际应用的学科交叉碰撞出了更多火花,提升了同学们认知红树林、了解深圳自然风物的在地情怀,传播了红树林代表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理念,为南燕育才开展了一次生动实践,更为大湾区红树林研究群言集策、共谋蓝图探索了新的合作模式,期待红树林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更亮丽的生态名片!

师生合影

文字、图片:毛俊祺

审核:李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