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至17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南燕生态环境与资源效率研究实验室成员,在倪晋仁教授的带领下,赴香港和澳门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随行人员包括环境与能源学院副院长许楠教授、院长助理冀豪栋研究员等。

7月16日上午,倪晋仁教授一行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渠务署邀请,参观了香港标志性防洪工程——跑马地地下蓄洪设施。渠务署署长莫永昌先生及助理署长刘胜昌先生介绍了署方情况及地下蓄洪系统。莫永昌署长介绍了香港渠务署(1989年成立)的职责:提供世界级的污水和雨水处理排放服务,提升香港的污水处理和防洪水平,促进香港可持续发展。

针对香港湾仔及跑马地暴雨积水问题,渠务署采取上游截流、中游蓄洪、下游清淤等措施。跑马地地下蓄洪池容量为6万立方米,相当于24个标准泳池,可在暴雨时暂存雨水,降低洪峰流量,地上为公共运动场。该设施自2017年启用后,有效减轻了暴雨台风时的积水影响。实验室成员实地查看了蓄洪池、智能水闸、风扇房等设施,对其防洪作用印象深刻。

莫永昌署长特别提到了1993年启动的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工程一、二期工程,是“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的区域协作典范。倪晋仁教授团队承担了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估及后续10年的环境监察审核工作,为深港后续生态环境合作奠定了基础。

D5820

7月17日上午,实验室成员访问了澳门科技大学。倪晋仁教授应邀作了关于环境风险防范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澳门科技大学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李行伟教授主持,环境研究院院长马义兵教授等师生参加。报告引发了热烈讨论,双方探讨了未来在科研、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可能。

7月17日下午,实验室成员参观了该校三个国家级研究平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岸带生态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了解了相关科技成果及未来合作前景。

106D8

此次紧凑的港澳交流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背景下,对推动环能学院、南燕生态环境与资源效率研究实验室与香港、澳门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合作有重要意义。各方期待未来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