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SEE)徐期勇教授率学院国际留学生招生团队连续出席“生态文明:从‘两山’理念到全球行动战略”与“地球与人类和谐共生——多元路径迈向生态文明”两场国际研讨会,向全球学界系统阐释“可持续环境与能源发展”(SEED)创新培养计划,并同步启动2026年国际留学生招生推介工作。

在首场研讨会的“责任管理教育”分论坛中,徐期勇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全面阐述了SEED计划的理念架构与实施路径。他指出,SEED计划以“种子”为喻,旨在构建一个融合学术创新、职业发展、行动领导力、全球视野与支持性社区五大支柱的育人生态系统,系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与变革引领能力。该计划在课程与实践中深度聚焦可持续管理(ESG、绿色金融)、可持续环境(污染治理)与可持续能源(可再生能源)三大前沿模块,以全面提升学生应对复杂环境问题的综合素养。

“我们不仅传授知识,更希望学生从入学起就以未来领袖的身份去思考与实践,”徐期勇教授强调。SEED计划通过实验室研究、国际交流与实地项目,引导学生深入城乡社区,在真实场景中践行社会责任、锤炼领导才干。该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已有28%的毕业生深耕大湾区推动绿色转型,最新一届学生留湾比例进一步提升至32%;另有多位校友在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担任博士生导师,延续科研传承与学术领导使命。

会议期间,徐期勇教授因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学术贡献获颁“杰出贡献证书”。其参与撰写的专著《Waste Management for Global Sustainabilit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a-US Policies and Practices》由Springer Nature出版,并入选“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性、伦理与治理”系列丛书。这一荣誉既是对其个人研究成果的国际认可,也体现了SEED计划在推动高水平学术创新方面的扎实根基。

随后,我院代表出席了在苏州相城区举办的“地球与人类和谐共生”国际会议。本次会议于“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举行,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汇聚了全球近百名专家学者与行业领袖。我院代表积极宣介了学院的绿色育人理念、国际化课程体系及2026年招生政策,与各界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这些富有成效的推广,显著提升了我院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硕士项目的国际能见度,为吸引全球优秀生源、拓宽招生渠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述系列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艺术与科学学院(WAAS)、地球-人类联盟、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及同济大学“设计赋能的城市高质量发展研究”教育部哲学与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等机构共同支持。通过分享SEED计划的育人理念与实践成果,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为全球责任管理教育提供了以“领导力—社会责任”为核心的新型范式,进一步增强了学院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