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五载沧桑砥砺,十五载春华秋实;镜湖与未名相印,五四与博雅相辉。南国燕园走过十五年的风风雨雨,一路走来,秉承 “前沿领域、交叉学科、应用学术、国际标准”的办学方针,不断地向着世界一流国际化校区的目标迈进。而在这十五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和培育出了许多杰出校友和优秀青年,他们为学院十五年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南燕新闻网借十五周年院庆之际,推出系列人物访谈,展现他们所取得优秀成绩和杰出风采。
黄晓锋教授
黄晓锋,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空气污染机理及其管理政策研究,包括大气PM2.5化学及光学性质分析、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机理、黑碳气溶胶气候效应以及大气污染防治策略与政策等方面研究。他主持国家、省、市各级基金10余项,在大气污染研究领域已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包括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环境领域国际顶尖期刊论文,SCI论文他引1000余次。
他主持的“深圳市大气PM2.5来源解析研究”项目获得2016年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是环境与能源学院首次获得省环保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奖项;2016年8月,黄晓锋负责的“碳气溶胶”项目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是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首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上实现斩获。
“深研院人气更旺了”
走进黄晓锋教授的办公室,首先看到的就是办公桌上摆放的几盆精致盆栽,这应该是作为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的一点小情调。
早在2001年,当时还是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的黄晓锋跟随导师来到深圳做环境监测,与北方的冰天雪地不同,深圳在严冬也是一片春意盎然。那时,黄晓锋便萌生了以后来深圳工作的念头。2003年,黄晓锋赴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彼时北大深研院刚创院不久,身在香港的黄晓锋已瞄准深研院作为自己将来的事业基地。四年后,黄晓锋加入环境与能源学院,2016年,正是黄晓锋来深研院的第十个年头。
十年间,黄晓锋最大的感受就是“人气更旺了”。初来深研院时,夜晚的校园几乎“杳无人烟”,但是现在,一座座新教学楼拔地而起,校园内从早到晚、从学生到老师,面孔越来越多;每天都能看到公告栏里不断更新的海报,学生活动更加丰富,这也延续了本部的传统。不仅是人气,十年来,学院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也逐年加强,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经费越来越多。黄晓锋说,有了更多的老师、更多的学生,才会在科研上共同助力。
对于未来的北京大学深圳校区,黄晓锋认为,北大深圳校区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把北大的文化底蕴和深圳这座城市的创新活力结合起来,取得一些创新性的发展。一方面,深圳的产业发展对北大的创新实力会提出一些需求,对北大科研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促进北大进步;另一方面,北大雄厚的科研实力又能够有利地支撑深圳的城市发展,两者是一种非常好的结合。北大在深圳的人气越来越旺,规模也越来越大,两者相辅相成,在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后将形成人才效应。
PM2.5研究与“深圳蓝”
环境问题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相较于基础学科,环境科学更为广泛,并且是从社会需求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因此,当时的黄晓锋在选择专业时,在计算机与环境科学中选择了后者,成为他一直潜心研究的领域。早在90年代,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就已经开始研究PM2.5,2000年进入北京大学的黄晓锋在校时便开始PM2.5在线的分析研究。
PM2.5是近年来随着雾霾进入大家视野的,2011年10月以来,我国很多地方遭到雾霾天气的影响,也使得“PM2.5”成为社会热词。2012年全国“两会”上,PM2.5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社会对PM2.5的关注和重视,也体现出我国环境污染的严峻性。
相较于饱受雾霾困扰的北京,蓝天白云是深圳的常态,这在国内的大城市中几乎难得一见,被称为“深圳蓝”,而这片蓝天离不开黄晓锋团队科研成果的有力支撑。
90年代深圳经济迅猛发展,污染排放也迅速增加。2004年,深圳全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处于灰霾的笼罩之下,PM2.5的浓度超过70微克/立方米,引起了深圳市政府的高度关注。2008年起,深圳市环保部门委托北京大学开展持续三期的深圳大气灰霾研究课题,黄晓锋正是此课题的带头人。2012至2015年,黄晓锋团队先后公布了对深圳PM2.5研究的一系列进展,其中最重要的深圳市本地PM2.5源解析结果包括:机动车贡献最大,占40%,其他主要源为地面扬尘(13%)、工业VOCs转化(11%)、远洋船舶(10%)、海洋(7%)、电厂(5%)、建筑尘(4%)、工业工艺(3%)和生物质燃烧(3%)等。根据这些PM2.5研究成果,深圳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深圳市PM2.5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深圳市港口、船舶岸电设施和船用低硫油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重要的治污方案,这些大刀阔斧的举措很多都是全国首创。
以黄晓锋为第一完成人的“深圳市大气PM2.5来源解析研究”项目于2014年12月在广州通过了国家环保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三方联合论证,成果被鉴定为“特色鲜明,处于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2016年5月,该项目获得了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是环能学院首次获得省环保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奖项。“深圳蓝”的实现,除了深圳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和力度,黄晓锋教授所代表的环境能源学院更贡献了强有力的科研支撑,帮助指导政府科学决策,不仅使深圳市成为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PM2.5达标的一线城市,为国内特大城市科学治霾提供了技术体系借鉴,也是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立足深圳、服务华南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好注脚。
下一步,深圳治理大气的力度只会有增无减,今年深圳市人居委表示:“今后,深圳市将以达到国际一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为目标,力争到2022年左右,实现PM2.5浓度低于25微克/立方米的新目标。”而这也为黄晓锋的科研道路提出了更大挑战。黄晓锋一直强调,看着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推动政策出台,由此带来的“社会价值”,是从事环境科学研究带给他最有成就感的事。
目前黄晓锋教授在大气污染研究领域成果显著: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包括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环境领域国际顶尖期刊论文,SCI论文他引1000余次,并合作出版专著1部。这些成果为认识我国大气气溶胶中黑碳和有机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行为,控制我国PM2.5污染和评估其气候变化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成果,并产生了积极的国内外学术影响。2016年8月,黄晓锋负责的“碳气溶胶”项目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是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首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上实现斩获。
黄晓锋在观测点
科研贯穿生活,生活离不开科研
对于黄晓锋来说,生活和工作是一体的,它们没有明确的界限。除了上课和生活中必要的活动时间,都是可以工作的时间,即便是在交通工具上,也可以进行思考。他说:“对于我而言,每天晚上的时候是数据分析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时候外界干扰最少,可以静心下来思考和探究。”
研究大气污染,就要到有污染的地方去,大气组在全国有15个测量点,包括北京、上海、青岛、东莞等地。黄晓锋和学生为了采样去过野地、方圆十几里无人烟的高山、工厂废气排放口等“污染第一线”。有一次,黄晓锋、何凌燕两位教授带领学生在塘朗山隧道内开展观测实验,这次实验他迄今印象最为深刻:为避免造成交通堵塞,监测时间只能是晚上24:00~06:00,但晚上又是泥头车和大卡车通行最快速的时段,为保证人员安全,黄晓锋与何凌燕两位老师亲自跑到隧道口指挥车辆慢行。“指挥了一晚上交通。那时候已经顾不得数据了,脑子里想的只有‘学生安全’”,黄晓锋说道。
黄晓锋与学生在隧道内做观测实验
左手科研,右手教学,低调做科研的黄晓锋对自己的学生要求也比较严格。他主要希望自己的学生做好两点:一是踏实做好实验。因为大气污染方面的实验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有高标准的规程,实验过程中也需要学生有极大的耐心。因为一些仪器可能随时会出现问题,但这个可以考验学生的踏实程度。二是要有缜密的逻辑思维,因为大气污染实验涉及的变量很多,包括污染物的数据和气象数据等,这些数据需要有效的数学逻辑思维将其组织起来。所以,黄晓锋会经常对学生说:“在实验中,要有踏实的态度, 在处理数据时,则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运用逻辑思维把这些变量有机结合起来。”黄晓锋研究团队每周都会开组会,同学们可以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在组会上讨论,如果学术界有什么新的理论或者研究方法,也会在组会中交流。
对于学生未来的走向,黄晓锋从来不对学生做硬性要求,他会指导学生要增强自信。大气污染数据可以来自各个产业,所以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做实验和处理数据又分别锻炼耐心和逻辑思维,这些都是未来就业方面非常宝贵的品质。他指出,在国外,有些研究环境问题的学生最终去了华尔街,是因为他们平时处理分析数据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所以在华尔街面临那些经济数据时,处理起来会得心应手。
据了解,黄晓锋开设的“环境与健康”是环能学院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他指出,无论我们研究大气污染的起源还是解决措施,归根结底是为了保护人。现在很多学校开设环境学专业的课程,但还是传统的课程,包括环境污染和水污染等。但是与人的健康的问题相结合的科目还比较缺乏。比如雾霾对身体产生的危害,需要让人们认识到这些危害,从容理性地应对;让学习环境科学的同学,比非环境专业的学生有更科学的认识。以后制定相关的环境政策标准时,也是要依据对人的健康影响来出台。以前的政策很多直接采用西方政策或者经验获得,以后要有更科学的政策制定依据,就需要有对健康的评价作为支撑。
对深研院15周年的寄语
希望北大深研院尽早蜕变成北大深圳校区,成为深圳高等教育和科研界的航空母舰!
文/葛建梅
题图/邱玉叶,其余照片由黄晓锋教授提供
原文:http://news.pkusz.edu.cn/article-14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