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缕阳光,唤醒鹏城市民。无需滤镜,窗外的湛蓝让人心旷神怡。如今,“深圳蓝”已是这座城市的标配,成为许多人第一眼就爱上深圳的理由。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片醉人的“深圳蓝”里,融进了北大教授黄晓锋及其团队的科研成果和无数心血。

他把科研成果“写在”蓝天上

2001年,还是北大环境学院研究生的黄晓锋便跟随导师来到深圳做空气质量监测,冬日里的春意盎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2003年,他赴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博士,目光被刚刚创院的北大深研院牢牢吸引。在港读书期间,他仅用两年半时间便获得“大气环境科学”博士学位,又经历一年半博士后研究历练,2007年夏天,有着浓厚母校情结的黄晓锋如愿加入北大深研院环境与能源学院。

“深圳的城市气质是吸引我的重要原因!”可是,黄晓锋首先遇到了与深圳“气质”不匹配的一面——2004年,深圳全年灰霾天数达到历史峰值187天,PM2.5浓度超过70微克/立方米。大气治理,科技先行。虽然当时国家层面尚未出台PM2.5标准,甚至很少有人知道PM2.5是什么。2007年,深圳市环保局(现市人居环境委)委托北京大学开展持续三期的深圳大气灰霾研究课题,初来乍到的黄晓锋正是该课题带头人。

2010年,黄晓锋带领团队首次解析出完整的深圳PM2.5来源结构,并对污染成因有了系统认识。2011年8月,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大运蓝”接受世界“检阅”——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已经进行的污染治理和科研工作初见成效。

依据课题的创新性成果,再次在大气环境防治领域领跑的深圳出台了《深圳环境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深圳市PM2.5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等重要的本地治污方案,并陆续发布关于新建工商业锅炉管理、港口岸电设施和低硫油推广、水性漆控制等系列实施细则,许多大刀阔斧的举措都打上“全国首创”标签。

“大运蓝”变常态蓝成“深圳蓝”——2014年,深圳成为中国首个实现PM2.5空气质量达标的千万级人口特大城市。得知喜讯的一刻,黄晓锋百感交集,他欣慰于团队在空气污染防治基础科研领域的“理论价值”,激动于多年积累造福城市,把科研成果“写在”了深圳的蓝天上。

为了采集样本他们“上天遁地”

近20年科研生涯,黄晓锋的工作和生活早已融为一体。深圳破晓的鸟鸣、午时的蝉噪、夜空的静寂,都默默陪伴着在实验室或观测采样路上的他和团队。

要研究大气污染,就要到有污染的地方去。北大深研院大气研究团队在全国20余个测量点开展了野外观测。为了采样,他们去过方圆十几里渺无人烟的高山,爬过工厂废气排放口;耐得住盛夏的酷暑,也守得了除夕的清冷……一次,黄晓锋和实验室的另一位教授何凌燕两人带领学生在塘朗山隧道内开展观测实验。为避免造成交通堵塞,监测时间只能选择午夜到凌晨六点,这时又是泥头车车速最快的时段,为保证人员安全,两位老师亲自跑到隧道口指挥车辆缓行,一夜下来,嗓子已无法出声了,“那时候根本顾不上数据了,脑子里只有‘学生安全’”。

为了获取“特殊排放条件下的大气监测数据”,黄晓锋和团队连续5年对深圳春节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分析,以更为准确地验证本地污染减排对大气污染的影响,进而形成更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这一成果已被收入国际权威科学期刊《大气化学与物理》。黄晓锋告诉记者,“春节空城效应”带来的大气污染变化表明,治理PM2.5必须着眼于更大的区域尺度减排。

“天天和污染物打交道,绝不轻松,可科研总要做出一些牺牲,只能克服。”黄晓锋斩钉截铁地说出这句话。

深圳空气质量越来越接近硅谷

黄晓锋团队的研究成果支撑深圳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最严、创新最多的城市;深圳不留死角、一干到底的治理力度让团队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今年4月,我市发布《2018年“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提出今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26微克/立方米”,剑指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目标“到2020年,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以内”。7月,我市74个街道PM2.5浓度排名发布,深圳成为国内首个按照国家标准建设、覆盖所有街道的网格化空气监测体系城市。

“深圳被称为‘东方硅谷’,这里的空气质量越来越接近硅谷,为产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环境。”近十年来深圳PM2.5浓度下降超过50%,黄晓锋和团队功不可没。

“科研没有功劳簿可躺——边际效益递减,深圳PM2.5与城市的经济总量、人口数量平衡点正在逐步接近临界值,未来深圳PM2.5每下降1微克/立方米都要付出数倍于此前的努力。”黄晓锋一直格外警醒:“基础研究必须遵守高标准的规程、付出极大的耐心,要用缜密的逻辑思维将污染物数据、气象数据等变量有机组织起来,否则,空气污染防治不进则退。”黄晓锋建议,“以前的政策很多直接借鉴国外政策或者由经验获得,未来,则应该以健康评价为准则,更科学地制定我们自己的政策。”

关于未来,黄晓锋信心十足:“深圳是一个有着巨大雄心的城市,注重能源结构和产业调整,正全面推动公交车、出租车电动化,并在更多领域内布局清洁、绿色、可持续发展……下一步,空气质量达到欧盟标准绝不是空谈。”

黄晓锋,这位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一直坚守在大气污染治理领域。他说,是使命感让自己和团队马不停蹄,守护特区的蓝天。

个人名片

黄晓锋,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主要从事空气污染机理及其管理政策研究,包括大气PM2.5化学及光学性质分析、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机理、黑碳气溶胶气候效应以及大气污染防治策略与政策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省、市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在大气污染研究领域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SCI论文他引1000余次。

他主持的“深圳市大气PM2.5来源解析研究”项目获得2016年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6年8月,他负责的“碳气溶胶”项目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他负责的“深圳市空气质量改善关键支撑技术研究”项目获得2017年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已公示)。

原文见:

http://sztqb.sznews.com/MB/content/201807/13/content_415385.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