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2日下午,美国马里兰大学王浩教授受邀做客环境与能源学院,在E118会议室进行了主题为 “On the Safety, Lifetime and Recycle of Rechargeable Batteries” 学术讲座。 讲座由马晓明教授主持,参会的有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的秦华鹏、徐期勇、陶虎春、金鹏,还有瑞能公司和强能公司的高管团队以及我院博士、硕士研究生等。

王浩,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材料学博士,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2000年成为Bohmische物理学会成员,2004年获得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青年事业奖,2010年任美国NIST-ARRA高级研究员。王浩教授的研究领域覆盖高分子、纳米材料科技、柔性物质和可打印与柔性电子、可再生新材料、新能源等。他在多个跨学科领域有广泛的研究经验与丰富的著述成果。基于跨学科的创新工作和努力其研究领域覆盖之广、贡献成果之多,并产生相应的社会经济效益。

王教授从自己的团队和工作及研究经历开始讲起,并提出了一系列可充电电池发展的问题和困境。可充电电池是一种有前途的高效储能技术,并且定位为未来能源解决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它们被部署在大规模应用中,例如插电式电动车和电网稳定,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随后,王教授从原理、应用等角度介绍了中子源技术,并就自身基于中子源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提出中子源技术在可充电电池研究领域的应用。王教授就可充电电池的安全性,寿命和回收利用等方面展开了讨论,提出利用中子源技术在电池运行期间对锂离子分布和传输进行关键的原位中子测量,从而进行深入的相关机理性研究,揭示可充电电池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子和离子衰减机理,为电池的管理系统设计及回收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最后,王教授对可充电电池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种集成电池生命周期、数据科学、传感器网络云管理平台和复杂性原则的研究模型,为电池的发展做出贡献。

报告结束后,秦华鹏教授就中子源技术和王教授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本次讲座内容与学科点相关专业研究方向联系密切,具有很高的实践和学术价值,进一步拓宽了与会师生科研视野和研究思路。